重叠与隙裂
2025.10.25-12.7
孟德宇、斯特凡诺・加利、孙宇

重叠与隙裂


本次展览以重构为核心命题,探讨不同艺术实践对物质、媒介与存在状态的再诠释。孟德 宇、Stefano Galli、孙宇三位艺术家分别从材料、记录、传统的张力以及行为性仪式等多个维 度,展开对重构的深层思辨。


孟德宇通过覆盖、刮除与沉积的反复操作,构建出一套基于物质变化的记录系统,揭示了材 料在时间中的痕迹积累与形态转化。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材料物理变化的客观记载,更形成了 时间性的可视化涂层——每一层材料既是艺术家作出决定的痕迹存证,亦是材料之间相互反 应的记录档案。此种创作模式将思考方式、材料记忆与情感维度共同嵌入层叠肌理,使绘画 成为融合物质性、时间性与主体性的综合记录载体。正如哲学家德里达所说的痕迹(Trace)” 概念一样,这些覆盖与刮除的实践在破坏与再生之间产生了不可消除的他者性,孟德宇创作 的解构与融合形成了超越艺术家意图的物质档案,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哲学潜力。


Stefano Galli 的创作表现以数字媒介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对抗为主:其内容常旨在颠覆画作原意, 形式则更趋简练与风格化。长期使用数码绘画的经验促使他质疑界面与笔触、虚拟与物质之 间的界限,他通过将数字生成的涂鸦重新转译为油画,不仅实现了跨媒介的重构,更对当下 技术介入视觉生成的方式提出批判性反思,揭示出两种创作逻辑对抗及共生的话语张力。 Stefano 的创作聚焦于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探讨——通过绘制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绘画,与数字世 界元素形成强烈对比。丛林代表的自然之境,同手机这一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、成为人类身 体与视野延伸的数字媒介产生碰撞,通过数字涂鸦与油画语言的转译实践,质疑了媒介的本 质,让两种诞生于不同需求却同属绘画领域的语言形式彼此交织。


孙宇的行为创作则可置于东方哲学框架与西方行动理论(Action Theory)的对话中审视。他的 行为实践则以宗教哲学中的成、住、坏、空为观念框架,构建出一套具有循环性与仪式性 的空间叙事。与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(Giorgio Agamben)的潜能(potentiality)概念中提出 的的抵抗与创造的关系一样,艺术家通过建造、栖居、破坏与收集碎片这一系列行为,从概 念转化为身体性的物理现实来诠释的概念。孙宇的作品在破坏与重建、秩序与混沌之间 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,从而赋予重构以东方哲学意义上的宇宙观与生命循环的维度。


展览通过这三重路径,共同构建出一个从物质到媒介、再从观念到行为的重构现场,激发 观者对存在形态流动性与创造本质的再思考。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家个体化的创作实践, 更构建了一个从物质层到技术界面、再从行为仪式到哲学思考的重构场域。将艺术手法转 化为思辨性的语言,从而在材料、媒介与行为中,共同回应了重构作为当代艺术重要命题 的其他可能性。


文:刘云峰